夫妻溝通中的四種錯誤姿態(tài)
更新于 2014-03-05 ? | 瀏覽次數 0
夫妻相處絕對不是一件易事。美國的家庭婚姻治療師薩提亞女士曾經說過,夫妻溝通中有四種常見的姿態(tài),實際都有問題。它們是:指責、討好、超理智、打岔。讓我們以同樣一個背景來看看這幾種姿態(tài)的心理效果吧。
背景是:丈夫在單位的競標中失敗了,晚上下班回到家里,見到妻子。
姿態(tài)一:指責
妻子開門,
冷笑一聲:“看你那個蔫樣兒,今天又沒輪上你吧!”
“按能力我絕對能拿下這個項目的。誰知最后又是那個曹大炮搶去了……”
“能力頂個鬼用!我說過多少遍了-現在社會上不能那么清高,你要是這樣下去,根本一點前途都沒有!真不知道當初怎么會看上你!”
分析:指責的一方把所有過錯都怪罪到另一方頭上,絲毫不接受對方給出的理由。認為要不是對方的錯誤,自己的生活會更好。
姿態(tài)二:討好
妻子迎面笑道:“回來了-快點換鞋,吃飯。”
丈夫不說話。
“怎么了-”妻子愣了,“對不起,我剛才開門是晚了點兒。在廚房沒聽到敲門聲。”
“不是因為那個。”
“那我什么事做錯了-……昨天晚上我是不該跟XX吵那兩句的。她年紀大了……”
“跟你沒關系。”
“那是什么事-”
“單位的事,我那個項目叫曹大炮給搶去了。”
“這件事情!哎,算了,別難過了啊。來,咱們先吃飯,吃完了我陪你去河邊逛逛,散散心,啊-”
分析:討好的人總想取悅于人,當看到別人略顯愁容的時候,就奉獻時間、金錢來討好別人,主動地承擔所有的紕漏,希望讓所有人都開心和喜歡自己。
姿態(tài)三:超理智
妻子打開門看到無精打采的丈夫,問:“今天單位有事-”
丈夫嘆了一口氣:“是啊。那個項目,叫曹大炮給搶了去。”
“哦。”
“弄得我心里很窩火的。這個項目業(yè)務一直都是我在聯系。現在主任忽然把它交給曹大炮,我真的覺得……”丈夫沉重地坐在沙發(fā)上。
妻子回頭去端菜:“嗨,沒辦法,這世道都是這樣的。有能力不如有關系。你有本事,他反倒不敢讓你上,怕你搶了他的飯碗。唉,都這樣。”
分析:超理智的人最突出的特征是毫無感情的客觀,不允許自己或者別人注意感受。對別人的反應往往是長篇大論的說教,看起來充滿了智慧與權威,卻給人刻板、沉悶的印象。
姿態(tài)四:打岔
妻子打開門,笑逐顏開地拉了拉丈夫的臉:“怎么了-苦瓜臉,嚇死人了,哈哈!”
丈夫邁著沉重的腳步走進來,坐在沙發(fā)上:“唉……”
妻子在客廳和廚房間走進走出,邊端菜邊說:“今天樓下王家媳婦打麻將輸了,又和人打起來了。”“在超市看到一種特怪的水果,想買點回來嘗嘗呢,一看,140塊錢1斤!貴得嚇人!”
她終于坐下來了。丈夫抬起頭來說:“今天心情不好,公司那個項目黃了。”
“來,喝杯茶!傷心的事情想它做啥-我前天買了張DVD,喜劇片。咱們邊吃邊看吧,保證你笑得啥都忘了!”
分析:打岔的人總是不斷地在動,在討論問題的時候企圖分散他人的注意力,不能把注意力放在一個主題上,而是老找些無關的話題來逃避討論。
夫妻間這四種溝通姿態(tài)不僅僅給對方帶來身心的不適,更會給夫妻深入的情感交流帶來很多的障礙。由于很多時候表達的不是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容易引起對方的誤解和敵意。
形成原因及如何改變
每種姿態(tài)往往都是跟父母學來的。家庭里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或者父母的表現,都讓我們覺得自己這樣的姿態(tài)是最好的處理辦法。
舉例來說,如果父親很嚴厲,母親很討好,他們這樣相處了很多年一直相安無事,我們就覺得這兩種方式是處理矛盾的最好辦法。
當我們結了婚,遇到矛盾時,這樣的姿態(tài)就不由自主地出來了。有的時候是指責,有的時候是討好,有時是交替使用。
再比如,在一個父母經常吵架,給孩子帶來很多痛苦的家庭里,孩子就可能使用超理智或者打岔的姿態(tài),來避免思考和體驗痛苦,他也會用這種方法幫助別人避開痛苦。
慢慢習慣了這樣的姿態(tài)后,在面臨問題的時候,可能自然而然地就出現打岔行為了。
其實每種姿態(tài)都有各自有利的一面:指責型的人很自信;討好型的人很善良;超理智的人理性強;打岔的人很靈活。所以,要改變它們,并不需要全盤否定,而需要針對每種姿態(tài)加一些東西。
指責型的人需要加一些替別人考慮,寬容體諒;討好型的人則需要加一些為自己著想,肯定自己的利益。
超理智的人需要加進對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的察覺,增加一些情感;而打岔型的人則需要增加對他人、自己和情境的察覺,在合適的情境下釋放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夫妻之間溝通要顧及對方、自己和情境三個方面。檢查一下,在家里,你和配偶經常采取什么樣的姿態(tài)?
如果你發(fā)現自己與這四種方式很相近,就試著變變,你會發(fā)現,你們之間的關系會有很大改善,活得也更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