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和諧的根本出路,與原生家庭和好
更新于 2014-06-28 ? | 瀏覽次數 0
最近“愛情博士”黃維仁有了一個新的頭銜“夢爸”,被東南亞的媒體稱為“夢爸”——一位理想的父親,是因為他在“親密之旅”課程中,融入了大量的親子教育的內容。他告訴為人父母,不僅要忙于開發(fā)孩子的智力,照顧孩子身體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要用健康的愛培養(yǎng)一個情緒腦安全的高情商的小孩,這樣高情商的小孩長大后,他懂得如何應對復雜的人際關系,懂得疏導自己的情緒與理解他人的情緒。高情商的孩子長大后,擁有更高的領導統御能力,事業(yè)成功的幾率更高。而更重要的是,這類孩子更懂得如何享受人生,如何經營幸福的家庭和婚姻。
通常理解“親子關系”,是我們與自己的子女的關系,但忘卻了其實還有一層親子關系,就是我們與原生家庭的關系。“原生家庭”指的是我們18歲前在其中成長的那個家庭,原生家庭可能是父母的家庭,也可能是其他撫養(yǎng)我們成長的家庭。通常原生家庭的文化、模式深刻地影響我們成長以后的人際關系的模式。例如,有些人童年受到父親的傷害,往往在職場無法處理和上級的關系,動輒感覺被上級不公平對待,被上級傷害,很容易在情緒上與上級形成強烈的對峙。
而原生家庭的的文化對婚姻關系的影響更是至關重要。現代心理學的依附理論認為:一切的愛情關系不過是親子關系。在原生家庭中,殘留的一些很深的心理互動模式若不經過處理,一定會帶到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中。
沈陽的陳先生是“親密之旅”的培訓師。關于原生家庭的影響,他有很深的體會。他的父親是一位嚴父,他從小被打到大。父親的責打帶給他很深的屈辱感,令他缺乏自信。10月底的一場親密之旅培訓中,他講述了故去的父親和他的關系,特別是講到他25歲那年從部隊回家,和母親談及自己應該娶媳婦了,但一無所有,對母親說:“幫我攢錢娶媳婦吧!”結果招來父親兇狠的一記耳光,伴隨一句痛罵:“沒出息!”
當過兵的堂堂男子受到如此羞辱,卻是來之于他親生父親,這令他很絕望。他買了一根繩子,傍晚,走到一個公園,把繩子掛在樹上,把自己的頭伸了進去,準備自盡。這時,走來一位流浪老人,老人說:“年輕人,不要想不通啊!”老人說他也是被兒子從家里趕出來了,走投無路的,四處流浪,晚上到公園來棲息。他說:“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老人的一席話打消了陳先生尋死的念頭,挽救了他的生命。
陳先生的父親已過世多年,過世前,他曾把父親接到家中一起同住一段??雌饋砀缸右呀浐湍?,那段往事誰都不再提了。但有一件事讓陳先生十分痛苦,就是他在日后教育兒子中,控制不住地要用暴力。有一次因為兒子作業(yè)做不出來,一掌把8歲的兒子從床上打倒地上。他說:“小時候,我父親打我;我當父親了,就打我兒子!”明明知道不對,明明每次打了孩子都很愧疚、痛苦,但就是無法控制。
這些年經過心理學的訓練,親密之旅課程的幫助,這個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但陳年往事依然如鯁在喉。培訓現場第一天,陳先生請一位先生扮演他的父親,他給“父親”存了款。當他回憶起父親很多好的品格,以及對他的愛,他從心靈深處原諒了他的父親。第二天,陳先生請他15歲的兒子上臺,當眾給他兒子做了“愛的紀念錄像帶”,也叫愛要彼此珍惜的練習,他請求兒子原諒7年前那次的行為。父子二人在臺上相擁而泣,母親也上前,一家人擁抱在一起。在場無一人不落淚。
我們很多時候都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身上,認為親子關系主要就是教育孩子怎么聽話,怎么成才,但有一個需要格外重視的關鍵點是:親子關系一定要和諧,孩子才肯努力去超越自己,為愛而改變和成長。而親子關系和諧的根本出路在于,我們和原生家庭是否和好,也就是說我們和上一代的親子關系是否和諧,第一個親子關系,影響婚姻關系,影響下一個親子關系。如何做,才能為自己的下一代提供一個健康的安全的充滿愛的原生家庭,這是我們可以給孩子最大的財富,讓我們的孩子將來可以自由地享受他的人生,享受他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