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給我的女兒發(fā)了一張動圖
更新于 2018-01-09 ? | 瀏覽次數 0
某日,糖爸在微信上跟我說,女兒上次用他iPad登陸QQ后沒有退出,他看了一下她QQ上的信息,發(fā)現有人給她發(fā)了一張色情動圖。
他拍了照片給我發(fā)過來。
是的,那就是一張純粹的色情動圖。
我立刻用電腦登陸了女兒的QQ(自從我把這個QQ號送給了她,她從來記不住密碼,我也基本沒登陸過)。
這張動圖,是她同班的一個男同學發(fā)給她的。
我當時腦海里出現的第一個想法,是把這件事告訴男同學的媽媽,請她清理凈化孩子的上網環(huán)境;第二個想法是,我必須要與女兒談一談,這是我第一次產生了對女兒很緊張的感覺。
當時混在心里的,有焦慮,有擔心,也有氣憤。
我的理智告訴我自己:這個時候,不宜下任何決定。
于是我如往常一樣寫文,排版,在這個過程中,我慢慢理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
首先,跟女兒談,是必須的,但方式,是最重要的。
這不是女兒的錯,甚至也不是那個小男孩的錯。處于這個年齡的他們,對性,更多的是好奇,好奇的原因,一是家長的性恥感,讓我們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刻意回避了性教育這個環(huán)節(jié);二是現在網絡前所未有的開放性,讓孩子們有大量接觸類似信息與圖片的渠道;三是孩子們馬上就要進入發(fā)育期了。
有了不明白的問題,最應該提供答案的家長不能給予正確的引導,加之馬上進入發(fā)育期的孩子有了這方面的意識,這個事件的出現,很正常。
其次,眼下我沒有必要與男孩的媽媽交流這件事,因為“遇到問題,先找自己身上的原因”是我一直秉持的原則。
再次,這是一個我對女兒進行性教育的最好的機會。
于是我對糖爸說:“這件事你先不要跟女兒說,她是女孩,所以先由媽媽處理比較好。”
當天晚上接了糖小姐回家,我對她說:“女兒,媽媽有事情跟你談一下。”
敏感的她覺出可能不是什么“好事”,故作輕松地說:“嗯,好的,媽媽,是什么事?”
我原原本本地說了白天的事,說她的QQ里,有同學發(fā)給她一張色情動圖。
女兒的本能反應當然是否定,說她不是故意點的。
在這種時候,孩子面對認為令他自己很尷尬的事,會生出自我防御機制,這種自我防御機制是無意識的,孩子潛意識里是想以此作為自己的保護。
我沒有戳破她的否認,而是說:“媽媽并不認為這是你的錯,你看到了這張動圖,并且收藏在表情里,是因為你很好奇。”
女兒有些緊張地看著我,不說話。
我說:“其實媽媽想告訴你的,是‘性’這個東西,是非常正常的,是非常自然的。很多人會對此有羞恥感,而不能很好地認識它,很多成年人會利用它來做一些不好的事,甚至觸犯法律的事,比如一些淫穢照片,影片,如果傳播出去,也是一種犯罪。”
我又說:“所以媽媽首先要跟你道歉,因為媽媽的疏忽,沒有能夠主動地帶著你去了解一些你應該知道的性知識,因為只有媽媽很主動地承擔下了這個責任,并且大方地為你講授性知識,才是你了解‘性’的最正確的渠道。”
女兒的表情立刻不緊張了,說:“嗯。”
我說:“之前媽媽不是給你買過《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嗎?我覺得現在正好是最好的學習機會,你去找過來,媽媽陪你一起看吧!”
女兒說好,馬上跑過去把書拿了過來。
我們從二年級下冊開始講起。
這一冊里,主要是關于生命的孕育,胎兒在媽媽子宮里,胎兒出生的不同方式;舒服的身體接觸,不舒服的身體接觸,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哪里是身體的隱私部位,誰可以觸摸身體的隱私部位,保護好身體隱私部位。
令我沒有想到的是,這本書在開頭“生命的孕育”中,就會直接以圖片的形式告訴孩子,因為爸爸和媽媽相親相愛,所以爸爸的XX放入媽媽的XX,之后精子與卵子會結合形成受精卵。
我的女兒已經上四年級了,而這是小學二年級就應該知道的性知識了。
說實話,講解的過程中,我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但女兒聽得很專注,我甚至有些笑話自己的“性恥感”,盡管我知道其實這也不是我的錯。
講完胎兒在媽媽子宮里的成長后,女兒問了我一個問題:“媽媽,那把孩子打掉是什么意思?”
我一下子想起在她小時候,大概就是一二年級,一次坐公交車,公交車座椅套后背,是醫(yī)院人流手術的廣告。
女兒當時問過我,什么是人流手術?
我告訴她,就是把孩子打掉了,不要了。
現在想起來,其實當時我的解釋,她并沒有完全明白。
我更加堅定地意識到:現在社會的開放程度,可以讓孩子從四面八方,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到“性”,他們并不知曉其真正的含義,只是覺得那是隱秘的,是羞恥的,但又是令他們感到非常好奇的。
與其讓孩子從這些渠道“了解”性,為什么不能讓孩子從家長這里得到及時正確的引導呢?
于是,我又詳細地給她講把孩子打掉是怎么一回事。女兒聽完后,說:“媽媽,太殘忍了。”
誰能說,這不是女兒上的第一堂好好保護自己的課呢?
接下來我又帶她讀了三年級和四年級的讀本。
這真是一套好書。
書中對孩子們說:
“有些人選擇單身生活,他們認為這樣的生活更適合自己,同樣幸福。我們要尊重這樣的選擇。”
“爸爸媽媽離婚有各種原因,但無論何種原因,爸爸媽媽仍然是爸爸媽媽,只不過他們覺得分開生活會更好。爸爸媽媽永遠是我們最親的人,永遠愛我們。”
“爸爸媽媽選擇離婚,這是大人之間的事,孩子在其中沒有任何過錯,不要因為爸爸媽媽離婚而讓自己有什么負擔。”
“網絡世界是一個虛擬的世界,我們的生活是一種真實的生活,千萬別讓虛擬代替了真實。”
“要協商辦事,學會尊重對方很重要。”
“我們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也都有不足。我們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改正不足,才能有進步。”
“進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生殖器官都在發(fā)生變化。這些變化很美好,讓我們懷著的美好心情迎接生命帶給我們的禮物。”
“青春期時由于激素水平的迅速變化,人的情緒也會出現較大的波動,比如,在幾分鐘內從高興變得難過,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我們要學會正確地對待與調節(jié),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驕傲。”
這個夜晚,我很感動。仿佛與自己女兒一樣得到了成長。
我把家長帶著孩子一起閱讀這套讀本的建議發(fā)到女兒的家長群里,沒有人回應,只有兩個女孩的媽媽向我詢問在何處購買。
我心里有著一些悲涼:我們這些當年沒能在父母那里接受到正確完整性教育的女孩男孩們,如今已經為人父母,在“性教育”這方面,卻依然是漠視的,回避的,更多的家長,在乎的是今天老師表揚的成績好的名單里有沒有自己的孩子,在乎的是對別人家學霸的贊揚,對自己家孩子不爭氣的抱怨。
我不是不在乎女兒的成績,她的不足,我會提醒她,跟她一起想辦法;有進步,跟她一樣高興開心。
更重要的是,我在乎她的性格,在乎她的心理健康,在乎她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有著一切她應該享受或者承擔的權利。
這是比成績,更能讓她人格完整,也更能讓她在將來活得輕松幸福的東西。
如此,我是包容的,她就是開朗的;我是坦蕩的,她就是充滿信任的;我是懷著愛和尊重的,她就是自由并且也充滿愛與安全感的。
于是,我放棄了與小男孩媽媽交流的想法,我不能保證每一個家長,都能做到我這樣。
同時,我對她的爸爸說:回家后不要再與女兒提起那件事,因為作為一個小女生,她會感到尷尬。
糖小姐也確實跟我說過:“媽媽,爸爸來的時候,你會陪著我嗎?”她害怕爸爸說她。
但事實是怎么樣的呢?
糖爸回來后一直帶著她玩兒,對此事只字未提。
后來他跟我說,他看到那張色情動圖后的第一感受,是特別想把那個小男生教訓一頓,“居然敢給我女兒發(fā)這樣的圖片。”
你看,這就是有女兒的爸爸的真實想法。
他又說,即使我與女兒談話,也不是訓斥她,我是想告訴她:女兒,爸爸想要讓你知道的是,現在和未來,無論發(fā)生什么樣的事,哪怕你犯了錯誤,你都要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永遠是你的避風港,是你最安全的歸屬,是你最堅強的后盾,因為我們是最愛你的人。
所以,我一直認為糖小姐是幸福的,雖然她不是學霸,不是班干部,她最幸福的地方在于:她性格的開朗活潑,心理的健康善良,和有這樣的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