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孩子,可能是在傷害孩子
更新于 2023-05-13 ? | 瀏覽次數(shù) 0
很多父母在學(xué)習(xí)了一些育兒的知識后,意識到了夸獎孩子對孩子的身心成長的重要性。于是在親子互動中,就會有意識地去夸獎孩子:“你真棒”、“你是個好孩子”、“你能這么做,真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這孩子打小就有志氣,將來一定很有前途”…… 但夸孩子,是隨便張口夸嗎? 夸,也是有技巧的??涞貌粚?、不好,反倒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1 第一種有毒的夸,是看不見真實孩子的夸。 有一個媽媽問自己的小孩子,你的夢想是什么???你長大了想做什么???小孩子說,我長大了想當(dāng)一名醫(yī)生。這個時候,媽媽就開始夸了:“當(dāng)醫(yī)生好啊,鐵飯碗。工作穩(wěn)定、工資高、人脈廣,以后親戚朋友們看病就找你了哈。” 但實際上,對于這個小孩子而言,他可能不會感受到被夸獎,反倒會感受到被忽視。因為這位媽媽并沒有好奇孩子為什么想當(dāng)醫(yī)生,并沒有好奇他真實的心路歷程。只是用一個成年人的視角,幻化出一個理想的孩子,投射出自己的愿望:掙大錢、鐵飯碗、工資高。 而這個小孩子是怎么想的呢?可能是,他們班上某個同學(xué)的奶奶生病了,他想將來做個醫(yī)生,給他的奶奶治病。可能是,他想將來更好地照顧年老的爸爸媽媽。這些都是這位媽媽所不了解的。 小孩子就會因為媽媽看不見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感覺到被忽視了。 2 “你太上進了,這次考了第五名”、“你真聰明,簡直是太棒了”、“今天表現(xiàn)得好乖哦,媽媽愛你”、“你比鄰居家的那個小孩爭氣多了”。 這種夸給予了孩子一個非常正面的評價,但內(nèi)中也暗示著孩子:如果你沒有做到這樣,你會讓我失望的,你就是不好的,你就不會被我愛了。為了得到父母持久的夸獎和愛,孩子就會配合父母,順著他們期望的一面發(fā)展。 比如,當(dāng)父母夸孩子很上進時,也就暗示了孩子“你不能退步”。孩子考到了第五名,下一次就不敢考第六名。因為,在孩子的想象里,第六名就意味著自己不上進,不上進,就不被父母喜歡了。 比如,當(dāng)父母在親戚的面夸孩子“他太乖了,一點也不讓我們操心”,其實也在暗示著孩子:“如果你不乖了,你就是一個給我們添麻煩的人”。那孩子就會形成一個信念:我只有乖,才不會變成一個給別人添麻煩的人。 這個就是捧殺。 看到孩子表現(xiàn)得越來越好,父母可能就會沉浸在自己行之有效的夸獎能力里無法自拔:都是我夸獎有方,他才變得這么優(yōu)秀。但父母們意識不到,這種夸獎,已經(jīng)對孩子構(gòu)成了剝奪和限制。 配合父母演出的孩子,可能會因為自己的陰影人格表現(xiàn)不出來,在某些時刻悄悄呈現(xiàn)出來。一直要求自己進步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壓力太大而擺爛。一直要求自己表現(xiàn)乖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在某些時候,做出非常叛逆的事情。 3 真正的夸獎,一定要建立在接納的基礎(chǔ)。 什么叫接納? 你乖也是好的,你不乖也是好的。你很好,不是因為你乖或是不乖,而是因為你的本質(zhì)就是好的。 你進步了我也愛你,倒退了我也愛你。我愛你,并不是因為你成績進步或者倒退了,而是因為你的本質(zhì),就是值得被愛的。 如果父母帶有評判地去夸,有選擇性地去夸,就會讓孩子覺得,只有當(dāng)自己擁有了某些特質(zhì),才是配被愛的。只有當(dāng)自己擁有了某些特質(zhì),那才是好的。而自己的存在本身,是沒有價值、沒人會喜歡的。 如果父母能把這份接納傳遞給孩子,這時候的夸獎,才是沁人心脾的,才是真正能培養(yǎng)孩子價值感的。 4 那父母如何才能將這份接納傳遞給孩子呢?父母能接納自己,才能接納孩子。 如果父母不能接納自己,不相信自己的本質(zhì)是好的、是被愛的,就會經(jīng)常自責(zé)、自我評判,就會靠面具、馬甲,來讓自己看起來是好的。 他們的心里會覺得: “我”加上“我做好了事情”,才等于“我是好的”。 “我”加上“我有優(yōu)秀的方面”,才等于“我是好的”。 如果這些東西拿走了,剩下的那個赤裸的我,就是不好的。 而父母接納了自己,就會開始相信,無論自己做沒做好事情,有沒有成為大家眼中那個優(yōu)秀的人,自己都是好的。自己西裝革履、穿金戴銀是好的,脫下皮囊,自己還是好的。 如此,父母才能把這份接納傳遞給孩子,讓孩子真正地相信自己的本質(zhì)就是好的,才能真正地培養(yǎng)起孩子的價值感。
第二種有毒的夸,是捧殺。
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