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意義
更新于 2014-07-20 ? | 瀏覽次數 0
一、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與母親是否扮演了同樣的角色,起到一樣的作用?
不一樣。母親是孕育生命的那個人,從懷孕開始,胎兒在母親體內成長,直到10個月后出生。出生后的嬰兒與母親有一個“共生”階段,只有依賴母親的奶水和照料才能生存下來。而父親是在后面階段慢慢加入進來的。所以說,母親與父親的角色有第一、第二之稱。
在幾個關鍵時期,父親的作用尤其重要。第一個是在母子共生狀態(tài)時,父親是最早的第三者;第二個是孩子3~6歲階段,也是俄狄浦斯情結時期,孩子完成性別認同,表現出對異性父母的崇拜,對同性父母的認同,也就是說,女孩學習媽媽做女人,男孩學習爸爸做男人;第三個是青春期,孩子要完成和母親的分離,爸爸對孩子成長的支持尤為重要。
父母的功能角色定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男主外,女主內”。母親對孩子在生活上照料多一些,關心起居、冷暖;父親是精神層面上的,幫助孩子建立規(guī)則、理想、價值觀、“超我”等等。一般情況下是這樣。
二、所以,對男孩來說,“有一個父親”就非常重要?
“父親”對男孩和女孩的成長都有影響。但對男孩的特殊意義在于,父親身上的男性特質,比如果斷、剛毅、堅強、有力量、保護性等等,對男孩性格的形成至關重要。
為了實現自我塑造,男孩不單需要一個現實中的父親,還需要一個“內心的父親”。也就是說,他需要內化父親角色的功能和作用。“父親角色”不僅僅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符號,而是一種象征,象征力量、規(guī)則、權威;“父親角色”還是一種言傳身教,父親用自身作為兒子效仿的模板、超越的目標,激發(fā)兒子成長的動力,用無聲的權威指引兒子的未來。
對于一個從男孩成長為男人的生命歷程來說,“父親和父親角色”具有舉足輕重的、持久的、不可取代的作用。父親、尤其是父親角色的缺失,可能是他一生的遺憾,是他需要終生成長的重要課題。
三、怎樣做父親,才能對男孩產生積極的影響呢?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父親帶孩子玩游戲,都是自發(fā)的、本能的,比如走“勇敢者”道路,玩滑梯……父親喜歡什么運動,就會帶孩子去做什么。如果孩子與媽媽出門,媽媽一般會說“系好鞋帶,不要走丟”;而爸爸則會粗曠些—“走,上車。”
孩子通過與父母的互動,得出不同的經驗,看到不一樣的行為方式。當然,如果爸爸不愛運動,喜歡看書,孩子認同這個男人形象,以后也會喜歡看書。
另外,如果爸爸與媽媽關系融洽、親密,對孩子來說,父親更容易接近。否則就會人為拉開孩子與父親的距離。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間接的,是通過母親起作用。孩子與父親的聯系倘若被阻斷、減少,父親的功能就不能正常發(fā)揮,那是因為母親與父親的關系出了問題。
四、 有些父親工作忙或長期在外地工作,父子見面機會不多,這是否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父親在家或不在家對孩子都有影響。父親在家的影響要多一些,一個活生生的人,坐在那里,有語言、動作、表情,等等。
不在家也是一種影響。那個位置是空的,給人想象的空間:他不在,去了哪里……重要的是媽媽對父親不在家的解釋是什么,是用什么情緒說的。如果媽媽笑咪咪地說:“爸爸在外面忙著很重要的事業(yè)”,或者抱怨說:“誰知道他又死到哪里去了!”這兩種不同的解釋,包括其中的情緒,對孩子都會有不同影響。
地域上的分別只是空間距離,心理空間與地域空間有差別。如果父親與孩子關系親密,雖然相隔遙遠,孩子知道父親在,父親角色功能的發(fā)揮照樣可以很好。父親平時工作忙,每天回家很晚,只能一星期陪孩子一次,如果每次都是全身心投入,感覺很開心,這也很好,比每天同孩子在一起卻冷冰冰的沒有互動更好。
五、 有的孩子成長在單親家庭,父親角色缺失,這樣的孩子在成長中應該注意些什么?
父母是影響下一代成長與發(fā)展的關鍵人物(Key person)。在社會化過程中,我們還會遇到其他很多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因此,仍然有機會在家庭以外適度補償缺失的父親功能。
只要能承擔起父親角色的重要他人,師長、偶像、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等等,都能部分地替代,起到補償的功能。關涉到自我成長的部分,我們可以找咨詢師進行長期工作,把咨詢師內化成內心的父親。助人者(心理咨詢師、社會保障機構人員)是可以起到這個作用的。當然,完全替代是不可能的。即便父親在,父親角色發(fā)揮到75%的作用,就已經很不錯了。而父親不在,替代部分起到60%的作用,這也很好。父親角色沒辦法發(fā)揮到100%,因為沒有非常好的父親。
我們了解這一點,就能讓潛意識的需要變得清晰,有意識地去尋找替代的人。不了解這一點,就會下意識地去尋找。比如梁朝偉,成長在單親家庭。他在銀幕上塑造了不同的男人角色,很有男人味道。他是通過演繹角色來滿足自己內心那部分需要,完成成長。他的內在動力非常強大,所以會比別人做得更努力,更出色。在現實中,他是很單一、古板的人,但在銀幕上卻很深刻,有張力。他通過這些塑造,在彌補缺失的過程中,把自己巨星般的東西呈現出來。
在男孩不同的成長階段,父親角色的功能和意義都有不同
男孩的童年時期,甚至一輩子,父親都可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孩子們會為擁有強壯的父親而感到驕傲。父親是兒子身份的象征,內心安全的保障,力量的所在。
六、 嬰兒時期:父親是母子分離的加速器和穩(wěn)定劑
嬰兒大約在出生后2個月走出“自閉狀態(tài)”,與母親逐漸形成一個積極的、新的保護層,這就是嬰兒與母親的“共生圈”。在這個階段,嬰兒以為自己與母親是一個完整的整體,高度依賴母親在精神上、情感上以及生活上的照顧;4~5個月以后,嬰兒慢慢學會爬和直立行走,身體發(fā)展帶來的視野和空間的拓展使他感受到自身的存在,這就是個體化(即內在精神自主化)的過程。這個過程要持續(xù)2~3年。
如果母親在這個過程中能及時滿足孩子的需要,并與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孩子就可以較好地從與母親的共生圈中走出來,順利開始他的個體化與分離進程。然而,這種母子的分離過程并不容易,母親和孩子都要面對分離的焦慮。而父親在這個階段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在整個“共生”過程中,父親可以分享母親與孩子的親密,并把分享逐漸轉變成獨特的、具有第三者功能的角色。父親——這個處于外界且特別的人,可以幫助母親和孩子從共生的二元體中解放出來,順利進行分離。
七、 幼兒時期:父親是權威的象征和規(guī)則的代表
幼兒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以驚人的速度將看到、聽到及接觸到的事物一一吸收。自我意識進一步發(fā)展,他開始關注自己從何而來,人的身體器官為什么會有不同?這個時候告訴兒子“你有一個父親”,就等于讓他知道他不是由母親一個人生出來的,需要一個男人來共同完成這件事。這就弱化了他認為母親萬能的想法,同時讓他了解,母親生活中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別的男人,有一片他不能進入的區(qū)域,他不能成為母親的“全部”。
他學習從兩人關系(他和母親)走向三人關系(他、母親和父親)。從這個意義上說,父親就是他和母親之間的第三者,而且是一個有權威的第三者。
父親為了自身的生存,有權力禁止孩子占有母親,讓他到別處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生活,讓他了解脫離母親、長大成人的必要性。正是因為父親具有這個獨特的地位,擁有原始的權力, 對孩子來說,他就代表著權威和規(guī)則。
嬰、幼兒期父親角色的存在,使家庭形成穩(wěn)定的三角關系,孩子處于父母的聯合保護之下,更有安全感,而安全領地的不斷擴張,為孩子探索未知世界安上了助推器,在興趣的引導下去拓展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八、 學齡期:父親是崇拜的英雄和效仿的偶像
男孩的童年時期,甚至一輩子,父親都可能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孩子們會為擁有強壯的父親而感到驕傲。當孩子們被問及誰是他們心目中的英雄時,絕大多數擁有父親的男孩都會說:“我爸爸。”父親是兒子身份的象征,內心安全的保障,力量的所在。父親不同于母親的思維模式,父親的冒險精神以及獨特的教育方式,為孩子留下一個較大的自主空間;孩子遇到困難時,就要發(fā)揮自己的智慧、能力,因而他的意志品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充分鍛煉,這對孩子的智力開發(fā)非常有利。父親角色還幫助男孩控制自己的情感,學習接受社會準則的限制和約束,在父親的指導和帶領下,孩子從父親身上學習怎樣成為男人。父親身上勇敢、堅毅、強悍、意志堅強的男性特征,給予孩子更大的生命激情和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
九、 青春期:父親是逆反的對象和超越的標桿
青春期是人類個體生命全程中一個極為特殊的階段,身體的生長發(fā)育迅速成熟,心理的發(fā)展相對緩慢,人處在一種非平衡狀態(tài)。辨證思維開始萌發(fā),但認知上帶有很大的片面性及表面性;人格上缺乏成人那種深刻而穩(wěn)定的情緒體驗,承受壓力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不足,內心并沒有完全擺脫對父母的依賴。面對困難、挫折時,很容易退縮到家庭里。他們強烈追求成熟和獨立意識,一方面渴望像成人一樣得到信任和尊重;另一方面又對一切都不愿順從,不愿聽取父母、教師以及其他成人的意見。這種既反抗又依賴的矛盾心理,使他們對父母采取一種對抗、逆反的態(tài)度;而代表權威和規(guī)則的父親角色(包括其他有類似象征意義的人如教師、長輩等),就成為男孩反叛、攻擊的主要對象——他們挑戰(zhàn)權威、挑戰(zhàn)規(guī)則,有的甚至付出相當大的成長代價。
與此同時,他們的心理發(fā)展?jié)u漸成熟,這意味著他們開始按照成人和社會所制定的規(guī)范生活,開始關注“自我”,關心自己與他人的內心世界,開始了解、接納和逐漸掌握更多的行為規(guī)范、價值標準、社會角色,更多運用社會價值和社會意義來衡量和評判許多社會現象,并對自己的未來角色進行定位和認同。因此,父親角色也成為孩子發(fā)展的標桿和超越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