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勛看抑郁
更新于 2014-02-25 ? | 瀏覽次數(shù) 0
首先要注重家庭關系。情感是包括老板在內的任何人的生命線。家庭是最能充分舒展人性的所在,其安全感是無可替代的;
其次要有純私人興趣,這種興趣要與生意和公司沒有關系,比如繪畫、攝影、釣魚;
第三是要建立一個完全與生意無關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要交一些即便破產(chǎn)時也可相處的朋友。你的存在對他們就是一種安慰,他們認為你很重要,你也認為他們很重要。“天塌下來你也不必擔心他們不喜歡你。”比如追求博愛、利他的正統(tǒng)宗教的教友關系,可以使人產(chǎn)生充分的歸屬感,是從自我沖突和自我矛盾中走出來的一個途徑。
最后才是認識一個專業(yè)的心理學醫(yī)生。如果沒有以上三條,抑郁后找到心理醫(yī)生也很難辦,因為心理醫(yī)生也要靠這些來進行治療。
李子勛強調,不要過分強化對抑郁的恐懼,抑郁是可以控制的,甚至是可以利用的。雖然抑郁作為資源的概率極小,但畢竟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
李子勛說,抑郁就象流水,解決抑郁要因勢利導,不能急于求成。比如醫(yī)生認定這次抑郁大概要持續(xù)三個月,那么就應考慮:如何在這三個月中既度過抑郁,又符合老板人格色彩?
李子勛說,抑郁的好處,首先是適當?shù)囊钟艨梢酝ㄟ^情緒變換來釋放軀體疾病。甚至有心理學家認為,適當?shù)囊钟羰且环N能力,是一種自我調整,只有智商和情商高到一定程度的人,才會通過抑郁釋放壓力。確實有一種人,永遠都不允許自己抑郁,他認為抑郁就是示弱,最后的結果就是通過軀體變換釋放壓力。
客觀上講消極情緒如果不是你強留住它,那么它表達了一段時間以后就會消失,因為情緒是一種能量,能量會根據(jù)一種遞減的方式消耗,你需要思考的是你的什么行為、什么想法讓你的消極情緒被保留起來?
你如何宣泄和表達你的情緒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不能傷害自己,也不能干擾他人。
自卑和自信是同時存在的,他們可能會表達成一種對稱關系,沒有誰只有自卑沒有自信,也沒有誰只有自信而沒有自卑,這是兩種重要的內心力量,離開誰你的生活都將出現(xiàn)麻煩。
沒有痛苦的生活是不真實的,我們越想逃避痛苦就會越痛苦,因為我們并沒有生活在一個理想的世界里,一切都在發(fā)展,所以快樂、幸福、滿足只是偶然性的東西,而不快樂、壓抑、不滿足、不幸福卻是生活的常態(tài),我們不能逃避這個常態(tài),去過度尋求偶然性的東西。我同意體驗是最重要的,不管是什么樣的經(jīng)歷,你有了體驗你就有了收獲,你的生命就有更多的價值。
看與不看得由自己決定,心理醫(yī)生無權來做這樣的建議。一般來講,看心理醫(yī)生是否有效,跟心理醫(yī)生的水平關系不大,跟你是否準備好改變關系更大。當你要去面對心理醫(yī)生的時候,你是否做好了重新選擇的準備?你是否愿意自己來承擔一些責任,而不是希望別人或者環(huán)境來幫助你承擔?你是否愿意接受不同的內心體驗而把它們看成是人生必須的東西?這些東西更能決定你咨詢是否有效果。
如果一件事情是無效的,為什么要重復?為什么不去尋求更多的方式?我是心理醫(yī)生,但并不主張有一點問題就去找心理醫(yī)生,很多問題對我們的生活和心理成長是重要的,它可能是一種有用的資源而非障礙。有關自信心的問題,可能我們受文化的影響太多,其實不自信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在我們不熟悉的環(huán)境里,我們需要用不自信來提高我們的警覺,增強我們的防御能力,減少我們可能被傷害的程度。
自我情緒調節(jié)解析1——李子勛
大多數(shù)情緒困擾或心理疾病都是要靠自己去解決的,心理醫(yī)生只是給你一個方向或建議,是否能從困擾中出來全靠當事人自己。很多來看心理醫(yī)生的人,以為一旦建立了關系,醫(yī)生就會投入熱情來幫助當事人走出困境,這是一種想當然。心理醫(yī)生更像一個圖書館,你在哪兒查閱資料,有了這些資料怎么使用是自己的事,跟那本書無關。也許我貶低了心理醫(yī)生的作用,不過,如果當事人去除對心理醫(yī)生的神話,對自己的康復是更有益的。
自我調節(jié)有兩個層面,一是觀念上的,一是軀體上的。我比較喜歡通過改變觀念來適應環(huán)境,這里不外三條原則:
一、所有的痛苦跟你選擇的觀念系統(tǒng)有關,如果改變了觀念,心理痛苦會不治而愈。為什么?因為我們的行為、思想、欲望常常被自己的觀念系統(tǒng)限制,不能隨心所欲的生活,這就產(chǎn)生痛苦。比如,我們欣賞美麗的女性,并坦然地在人群中表達自己的喜愛,一旦擔心被人斥責為好色之徒,那種坦蕩的之心就蒙上陰影。如果人能自行其是又不用承擔責任和風險是很少有煩惱的。
二、所有心理痛苦都有意義的,所有的體驗對生命都是重要的。心理痛苦是自我在成長中的必經(jīng)階段,既然是成長的煩惱,也要靠成長去解決。如果明白情緒的困擾是一種人類生存的自然狀態(tài),快樂和憂傷是交替著的,開朗和沉抑也是交替的,想白天與黑夜。可以把情緒困擾想象為一個不期而來的“客人”。家里客人來了,會讓你感覺不舒服,不能那么隨便了,行坐、穿衣要規(guī)矩一些,說話、做事也有了禁忌。但客人還會走,它不是你家里的人,這樣一想就不是那么難受了。
三、文化造就了人類的輝煌,也造就了人的存在的困境。文化把無極的世界變成有極,把無序的社會變得有序,把具有動物天性的人從自然界剝離成為循規(guī)蹈矩的社會人。按照主流文化模式,每個人就必須削足適履去成為一個普通人,需要去個性,加共性來符合文化期望。正如契可夫筆下《裝在套子里的人》,我們正是被強行裝入文化套子中的人。裝在套子里的你不可能是沒有壓抑的痛苦,如果你認同這個痛苦,那么痛苦就不再煩惱你,反倒成為你的資源。如果你不認同這個痛苦,希望沒有它,或者試圖快速消除它,那么你就擴大了這個痛苦。
軀體上的自我調節(jié)的方式有很多,數(shù)千年來,人們都在通過修煉的努力來獲得更大的自我控制能力。修行正是從身到心,然后再由心及身,這就是自我調節(jié)或養(yǎng)身的訣竅。大多數(shù)學者或著書人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偏好,常??浯竽撤N自我調節(jié)的功能,仿佛告訴讀者只要堅持你就可以重整心態(tài),擺脫煩惱。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那種自我調節(jié)的方式是只有益而無害的。正如輕松的跑步鍛煉也可能引發(fā)膝關節(jié)磨損一樣,要很好的通過自我情緒調節(jié)來完善心身,就要破除一些迷信,讓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特點來選擇自我調節(jié)的方式或程度。不然,越想改善越被其累,出力不討好。正如越想睡越睡不著,想睡得念頭使自己的神經(jīng)處在興奮之中。
自我情緒調節(jié)2——李子勛
運動
什么是運動調節(jié)
大量的調查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減輕焦慮和抑郁癥。現(xiàn)代人越來越愿意把金錢和時間花在健身房,運動:跑步、打球、游泳、器械操的確可以提高人身體的機能、知覺和控制力,增加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心率,改善機體的含氧量,讓人的精力在短時間獲得一種提升。情緒煩惱是一種難以釋放的負性能量,有節(jié)律的運動可以把這樣的能量通過汗水釋放出去。同樣,當大腦因為心理壓力疲憊不堪時,運動轉移了對壓力的關注,讓我們可憐的心智獲得喘息。
質疑:
盡管運動對人的心理情緒有廣泛的好處,但是我們很難得到一個運動可以讓情感改善令人信服的解釋。運動的時候,肌肉的收縮,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實際上是增加軀體的緊張與情緒的焦慮。很多人在運動后會有不短的一個時間處在軀體不舒服中,對想通過晨跑來清晰自己頭腦的人,往往適得其反。如果真有點效果,那可能是清新的空氣帶來的,而非你身體運動后的疲憊。運動也會誘發(fā)情緒的激動,看看足球場上或競技場上的暴力你就知道此言不虛。
如果你說運動雖然增加緊張,但可以得到緊張以后的放松。但我們很快發(fā)現(xiàn),運動會提高我們對焦慮的釋放閾值,這個閾值像一個水庫的閘門,我們把焦慮、煩惱想象為水庫里裝滿的水。運動啟動這個閘門,讓焦慮流掉,身體就感覺舒服一些。糟糕的是這樣的閘門有一個特性,需要每次增加力量才能打開。這就是運動調節(jié)開始好像奏效,多幾次身體就沒有新鮮感了,焦慮釋放不了,人又回到情緒的煩亂中,運動治療慢慢失效。
不適用人群:實際上絕大多數(shù)人是不適合運動治療情緒的。運動增加心肺、機體的負擔,這也是運動員總是有那么多關節(jié)、肌肉病的原因,而且衰老也快,壽命也不長。情緒容易激動的人運動是一種觸媒,情緒更難自控,由研究證明,愛運動的人攻擊性也比較強。
善用運動原理,慢跑。
相對有效的是慢運動,比如太極拳、瑜伽、散步、體操、慢跑。我們的緊張、焦慮、煩惱、壓力很多都是因為生活的快節(jié)奏,緊張的時候,身體節(jié)律加快,緩慢的活動可能幫助身體內部的節(jié)律改善。所以你不必像一個背負著沉重壓力的人那樣拼命奔跑,但你可以輕松地慢跑,可以悠閑地散步。散步實際是個修心的過程,要求自己在半個小時只走二百米,那么身體、腳步、意念就不得不慢下來,心情也由此放松。
自我情緒調節(jié)3——李子勛
放松
什么是放松
放松首先是讓身體躺下來,讓心身處在一種舒適的狀態(tài)。放松是簡單技巧中最簡單的方法,方式上有漸進性放松,從頭到腳一點一點通過放松暗示來舒緩心身。呼吸放松,有意識地放慢呼吸,專注呼吸,到慢慢忘記呼吸進入一種無我狀態(tài),這也是氣功的導入法。如果你閱讀了Hebert Benson的《放松反應》,那你知道放松需要五個組成部分:
1)安靜的環(huán)境;
2)能夠專注于某種東西:聲音、音樂、意象、圖片、場景;
3)順其自然的態(tài)度,不在意自己在做什么;
4)身體舒適舒展,肌肉張力減到最?。?br />
5)逐漸放慢的、深度的呼吸。
放松反應其實是一種休息狀態(tài),猶如一種假睡。這種狀態(tài)把人體的代謝減慢,心率、耗氧量降低。遺憾的是,很多人放松的結果是更加感覺大腦的活躍,很多不愉快的陳年舊事也會浮現(xiàn)出來。也有很多人,不放松還好,放松導致軀體感在消失,紛亂的思緒反倒更加鮮明。
質疑:
難以想象還有什么事能比放松更無害的了。但對某些人來說,壓抑住自己,或通過忙碌本可以讓自己不去想一些煩心事,也避免了內心深層的困擾,這個時候放松就會產(chǎn)生問題。人們都知道退休綜合癥,正因為壓力消失和放松,身體一下就不行了。放松引發(fā)一種心身的坦誠,不得不直面自己并把潛抑下來的痛苦夸大的表達出來,這種矛盾現(xiàn)象是放松誘導了焦慮。放松降低自己的警惕性,在放松狀態(tài)下,你可能對情緒體驗更敏感,心理也更脆弱。人有一種神奇的自我防御功能,通過無意識對體驗的歪曲,對記憶的篡改,對痛苦的合理化來逃避內心遭受創(chuàng)傷,這個時候,放松的結果是發(fā)現(xiàn)自己隱藏的問題,你還沒有準備好,就不得不倉促的去應對釋放出來的魔鬼。
不適用人群:多慮、抑郁、神經(jīng)質、敏感的人不太適應放松;睡眠不好的人,放松的假眠可能使晚間的入睡更加困難;失戀或喪失親人的人更不要去做,痛苦會銳利得讓你心如刀絞。這些人最好通過專注于某一種東西、物體、場景、或外出脫離悲傷環(huán)境來調節(jié)情緒。
善用放松原理,舒服就好
其實,放松并不需要那些繁瑣的程序,也不要太在意呼吸。過分在意呼吸會讓人失去軀體感,這種無我的感覺,或虛無的感覺,有的人覺得是登天,有的人卻覺得很恐懼。或許安靜地坐著、躺著就好了,讓自己舒服,愛想什么就想什么,只要不要讓道德跳出來打胡亂說就行。安靜的活動,如閱讀或做手工藝品,聆聽輕柔的音樂或大自然的聲音:海濤、水流、風色、蟲鳴也可以使許多人感到放松,定期的散步當然也是放松的方法之一。
情緒自我調節(jié)4——李子勛
自我催眠
什么是自我催眠
我要說的不是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幫助人進入一種神思恍惚的狀態(tài)的那種催眠,是談論一種豐富多彩的自我催眠。什么是自我催眠?不管采用什么方式讓你快速脫離現(xiàn)實,你就是在使用一種自我催眠。喝酒、做愛、幻想、運動、看吸引人的書、挺愉快的音樂、與人聊天無一不是試圖在催眠自己。煩惱是需要一種覺知力,我們做什么事情,減輕我們對煩惱的覺知,讓自己處在一種對痛苦的恍惚狀態(tài)就是一種自我催眠。
催眠現(xiàn)象很多時候都會自然的呈現(xiàn),看一部電影,進入了劇情而失去理性的判斷;聽一個人說話,慢慢無條件認同說話的人;聽一段音樂到了癡迷的境界;深愛一個人也至于無力識別幼稚的騙局;對金錢權利的渴望導致一種人格的瘋狂都是一種自我催眠,但愉悅和動力由此而生。
質疑:
有趣味的是,痛苦、煩惱、悲傷、自卑、喪失感、缺陷感、無力感也有催眠的能力,人被這樣的事情催眠就陷入麻煩,再也看不到光明,即便是陽光燦爛也感覺不到。抑郁就是被這樣的情緒催眠的結果,好像有一個聲音說你什么都不是,你只是一個包袱……,自殺就是自我催眠最極致的后果。
自我催眠也不是無害的,這樣的意識狀態(tài)有時像“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不管旁人怎么規(guī)勸卻執(zhí)迷不悟。對一些有暴力色彩的人,自我催眠會把暴力看成是在主持正義,把殺人看成是清理社會垃圾。保持覺知,讓被自我催眠下的你睜著第三只眼睛,保留住一絲清醒。
不適合人群:有暴力傾向的人,缺乏自我覺知的人要時時保持對自己的警覺,不要亂用自我催眠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很狂妄自大的神。最好的自我調節(jié)是去運動,把攻擊性釋放在球場,用勝利來奚落對手,贏得你內心需要的為我獨尊的感覺,減輕你的無意義感引發(fā)的焦慮。這樣的自我調節(jié)方式至少是和主流社會協(xié)調的。
善用催眠原理
精彩的自我催眠是自我幻想,幻想自己是最魅力的,最可愛,最有前途的,最有能力的人,你會慢慢在這種自我催眠誘導下真正成為那樣的一個人。對自己美好的想象差不多是人最容易得到的,且最不容易被影響的精神動力,除非你自己根本就不想給自己成長的動力。
拍打
什么是拍打
拍 打身體有一個秩序,一般從頭面部開始,兩邊對稱的輕拍,要略微有些舒服的痛感,然后肩、上臂、前臂、胸、腹、腿直到腳。拍打是自我催眠的反向。人在痛苦的時候,會失去軀體感,處在一種盲目的恍惚的狀態(tài),通過拍打自己的身體,喚起對軀體的感覺是重獲自我控制最快的心理干預技術。在嚴重的情緒紊亂時,人往往感覺意識與身體是分離的,怎么把靈魂喚回來,拍打自己的身體,讓自己有疼的感覺,意識會起來掌管一切。
在《一千零一夜》小說中,我們看到伊斯蘭文化下很多幸福得過了頭的人通過仆人或美麗女郎的鞭打來減輕心理的痛苦。軀體的疼痛幫助心靈的痛苦釋放,這是心身合一中最奇妙的現(xiàn)象。失去愛情的人會折磨自己,失戀是一種精神痛苦,折磨自己讓身體的疼來釋放失戀的痛。前不久,報載美國某心理研究所用鞭打患者的臀部來緩解抑郁癥,據(jù)說有奇效。
當人們緊張的時候,猛地一掌可以把他從被焦慮催眠的狀態(tài)下喚醒回來。俄羅斯人洗澡的時候,喜歡用毛巾抽打自己的身體,看起來是為了洗滌,同時也幫助清洗了心靈與情緒??催^電影《紅菱艷》的人一定記得當舞蹈的女主角因過度緊張不知所措時,劇場老板一個耳光讓她忘卻緊張,跳出驚艷的舞姿來。當然,這兒說的拍打是現(xiàn)在流行的軀體治療的一種方式,目的是喚起自我感,重獲控制。方法是循序漸進的用手分別拍打兩邊的軀體,腿,面部,肩頸,有節(jié)律的,輕重合適的,緊張在這樣的拍打下慢慢放松。
不適用人群:當然,拍打唯一不好的是當人不知情的時候會以為你瘋了。神經(jīng)質的人或有精神障礙的人在做拍打前要得到家人的理解,不然對你的擔心會讓家人提心吊膽。另方面,在某種情況下,如集體的拍打可能被人誤認為邪教練功,遭受鄙視。同樣,拍打過度類似一種自虐,是指向身體的一種暴力。一些有嚴重情緒情感問題的人,往往通過自虐來替代心理痛苦,這樣的人千萬不要用拍打,因為拍打的時候你控制不了合適的力度。
善用拍打原理:感覺到了就好了
有的時候,拍打并不真正的拍打,而是用你的意識感覺你坐在椅子的臀部,接觸椅背的背部?;蛘酒饋硗鶋ι峡靠?,感覺你的背在那里,或跺跺腳,拍拍手,用手推推墻感覺你的力量等等,這樣的方式也可喚起軀體感,讓被煩惱催眠的心靈蘇醒過來。拍打的另一個被歡迎的形式是按摩,用按摩來減除心理與情緒壓力也是軀體治療中非常重要的內容。
結語
所有的自我心理調節(jié)必須符合這樣兩點:一是很容易掌握,過程不復雜,也不需要什么設備。二是便于人們在家里、辦公室、或日常生活的活動中隨時進行。真正的自我情緒調節(jié)是一種情緒的平衡,人不能總是快樂,也不能總是不快樂。讓情緒處在一種流動的狀態(tài),關注并體驗著它的起伏,樂在其中。如果我們喜歡痛苦,痛苦就是一種享受,如果我們認為痛苦后面有生命更真實的意義,我們容忍痛苦的能力就會很強,并從痛苦中獲取有用資源的可能也最大。當然,痛苦體驗與人性本能的趨避反應相關,要想接受痛苦需要有很高的精神境界。
不過,不管我們做了多少自我調節(jié)的努力,焦慮、不幸福感、失落并不會因此而減輕。如果你感覺減輕那也是轉移了注意力和形成了催眠效應所致。自我調節(jié)的關鍵是重獲一種自我控制,在自控的感覺下心靈才會飛翔,才會有自由選擇的能力。在我們煩惱的時候,我們依然知道我們的內心還有快樂與輕松并存在那兒,只要去體驗,快樂、滿足、輕松還在那兒!
知道這些,自我心理調節(jié)就成了。